6月26日,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硅基负极材料项目开始试生产。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项目规划建设用地约151亩,项目位于芜湖经开区保顺路以东、东梁路以北。
项目将新建办公研发楼、生产车间、产品仓库及宿舍等建筑楼12幢,总建筑面积4.85万平方米,新购置各类生产设备210台(套),将形成年产1万吨硅碳负极材料和2100吨硅氧负极材料的生产规模。
据悉,该期项目于2024年4月开工建设,2024年12月厂房建成封顶,2025年2月设备进场安装和设备调试。目前,一期设备已经调试完成开始试生产,预计2025年8月正式投产。
硅基负极材料在提升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实现长续航和快充等性能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在高端动力电池、高端消费电子和电动工具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此次璞泰来该项目的试生产,将进一步推动硅基负极材料的产业化进程,提升企业在负极材料领域的市场竞争力,也将为芜湖经开区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璞泰来负极材料产能布局
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形成年产20万吨的负极材料产能,其中包括15万吨石墨化加工及15万吨碳化加工配套产能。其四川生产基地二期产能将根据市场需求有节奏地投产,预计到2025年底、2026年底公司将分别实现25万吨、35万吨的负极材料产能。
不仅如此,为紧跟全球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市场的扩张步伐,璞泰来积极谋划海外产能布局。瑞典紫宸年产10万吨锂离子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研发基地项目已提上日程,前期规划工作有序开展。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公司规避贸易壁垒,更能贴近欧洲新能源市场,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深度融入全球锂电产业链,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来源: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