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预焙阳极CO₂反应性偏低?这样提升就对了

发布时间: 2020-08-31 01:22:09 作者:中商

技术|预焙阳极CO₂反应性偏低?这样提升就对了


铝用预焙阳极作为铝电解生产的“心脏”,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铝电解的工艺过程和技术经济指标。尤其是在铝电解生产中,提高阳极CO₂反应性,能够降低预焙阳极消耗,对电解铝行业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具有非常现实的社会经济效益。

因此,阳极炭块中CO₂反应性越来越得到关注,本文以某企业具体生产为例通过试验方式就CO₂反应性的影响因素及提升途径做一些论述,供炭素企业参考借鉴。




CO₂反应性情况对比


CO₂反应性是预焙阳极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反映了阳极在电解使用过程中C和CO₂发生二次反应的能力。目前国内CO₂反应性普遍水平在70~85%之间,个别的能达到90%以上。

某企业2019年自产阳极CO₂反应性在72%左右,2020年CO₂反应性为71~72%,而外购预焙块平均为84~85%,较外购预焙块平均低,且自产与别的厂家差距较大。


CO₂反应性低的影响因素

针对CO₂反应性较低,企业从原料、工艺、残极配比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初步判定造成CO₂反应性低的原因为:自产阳极中微量元素Na含量较高,平均248.4ppm,超出参照标准值118.4ppm。


所以Na含量较高,是造成反应性低的原因之一。而造成自产阳极Na含量高的原因如下:

残极是优质预焙阳极生产非常重要的原料,残极决定预焙阳极的力学性能,同时又是Na元素最主要的带入原料,由于设备、人员等因素,对残极的清理控制要求非常低,特别是小于1mm的残极收尘粉进入生产流程,从而导致阳极Na含量升高(对近期收尘粉进行分析钠离子平均1782ppm,较参照标准130ppm高出近14倍);

残极长时间循环使用;

残极电解质清理不净;

石油焦:企业2019年与2020年对影响阳极质量的原料石油焦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石油焦2019年共计有15批次,总计1710.62t由于硫分超标,被判定为不合格,占到总重量的9.63%;其余品级率2B以上占47.6%。从2020年石油焦分析的判定品级指标看,品级率2B以上占80.35%,较2019年2B以上品级率提高32.75%,但由于2019年未对石油焦的微量元素进行分析,所以从微量元素上不能进行对比,但从油焦的品级率判定指标看,石油焦不应是造成Na含量高的原因。


通过前期的生产试验,初步判定微量元素Na含量偏高会直接导致CO₂反应性低。那么,生产流程中是否还存在其它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提升预焙阳极CO₂反应性?明天的连载文章中小编再与大家一起探讨,欢迎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