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电解槽单日下料次数超过960次,甚至达到1000次以上,而电流效率没有相应上升,就形成下料次数偏高。本文紧接上文《影响铝电解槽下料次数的几个因素》思路,通过对多台下料次数偏高的电解槽进行故障分析处理,总结出电解槽下料次数偏高的主要原因并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企业可参考借鉴。
1、氧化铝质量较差
粉状氧化铝由于具有容积密度小、安息角大等特点,容易飞扬且不易溶于电解质中,造成下料次数虚高。
该问题主要由氧化铝供货质量所致,一般而言,沙状氧化铝可有效避免上述问题,因此需做好氧化铝批次检验,确保质量达标。
2、载氟氧化铝含量偏高
由于特殊原因,有时可能某一时间段或一部分槽的氧化铝载氟量偏大,造成有效氧化铝的含量低于正常水平,引起下料次数虚高。
载氟不均匀的问题主要来自给配料系统过载氟,因此,需控制好供料系统的工艺参数,使载氟均匀。
3、下料机构不正常
下料机构不正常,每次下料量低于标准值,引起下料次数虚高。如425#电解槽连续3天的单日下料次数超过1100次,后经过对定容下料器进行称量,发现第二个气缸每次下料量仅为1.3kg,说明每次下料后进入电解质中的有效氧化铝远低于标准值3.6kg,电解槽缺料严重。
针对该问题,工段长需每日跟踪查看下料次数统计情况,及时发现下料异常槽,尽早安排维修人员对下料气缸进行修复或更换即可。
4、火眼不畅通
虽然下料正常,但由于火眼不畅通,导致氧化铝不能全部进入电解质中,引起下料次数虚高。
330#、214#等多台电解槽曾在今年4~6月份内反复出现3次以上日下料量高于1035次的情况,主要原因是电解槽热收入不足,电解质温度偏低易凝固,造成下料口火眼反复堵塞,氧化铝添加不进电解质内。
针对该问题,一方面需加大当班生产组织和现场管理,要求看槽工及时巡查并打开堵塞的火眼,确保下料口通畅,另一方面工段长要对热收入不足、电解质萎缩的电解槽进行针对性调整,可通过适当提高设定电压5~8mV等方式加大热收入,调整好电解质的流动性来根除频繁堵火眼的问题。
下料次数偏高不仅影响电解槽电流效率,同时也不利于企业降本增效。氧化铝质量、载氟氧化铝含量、下料机构以及火眼问题等均是影响电解槽下料次数偏高的主要原因,企业可从这四个方面下功夫,将下料次数控制在正常范围。
然而在具体生产中存在下料次数偏高问题就必然存在下料次数偏低问题,哪些因素影响铝电解槽下料次数偏低?如何控制?在明天的连载文章中,小编再与大家一起探讨,欢迎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