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如何提升预焙阳极CO₂反应性?

发布时间: 2020-09-01 00:58:16 作者:中商

技术|如何提升预焙阳极CO₂反应性?


上篇文章中,我们通过对比分析初步判定微量元素Na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预焙阳极CO₂反应性。本文就其他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进行探讨,供碳素企业参考。




影响CO₂反应性因素


1、改质沥青


对2019年与2020年改质沥青化验指标进行分析,一级品率较2019年有所降低,二级品率较2019年有所增加,级品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个别批次软化点不符合一级品的判定要求,软化点低于108℃被判为二级品,同时2020年灰分指标较2019年平均上升0.003。


沥青软化点是对生阳极混捏、冷却及成型工艺参数选择最基本的依据,沥青软化点不同,会影响到液体沥青在不同温度下的黏度,进而影响液体沥青在混捏及成型过程中对石油焦的湿润能力,最终影响到CO₂反应性及其他指标。


2、残阳配比


从2019-2020年残极配比情况看,2019年残极配比为30.1%,进入2020年3月份后,残极配比较高,达到30.87%,后残极配比逐月呈下降趋势。


整体看,2020年残极配比平均为29.23%,较2019年有所下降,因为残极配比高必然增大钠含量,所以残极配比应是造成阳极掉渣的原因之一。


采取的措施


首先,原料、生产过程、成品分析是质量控制关键,所以严格标准分析,强化过程管理是提高质量的基础,其次应加强杂质的控制。


1、对原料石油焦及煤沥青中的杂质控制


对每批进厂原料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原料产地质量情况分别堆放,做好标识,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污染。根据原料质量情况进行煅前料配比,使之达到煅前料的杂质含量指标,并确保原料质量的均一性。


2、对返回料中杂质的控制


及时清理残极中的电解质,尽量降低其钠含量。对进入阳极的生熟碎和收尘粉进行分析控制,通过增加振动筛将1mm以下收尘粉全部排出系统,严格控制生熟加入量。


有效控制石油焦、煅后焦的微量元素含量,特别是Na含量,控制好残极配比,做好返回流程残极的钠含量分析和清理工作,保证收尘粉外排,稳定沥青供应质量,加强各工序工艺技术管理,是提高阳极炭块CO₂反应性的效途径。


通过此措施的实施,公司CO₂反应性从72%提高到85%,阳极毛耗降低了6kg,月炭渣量减少了62吨,既改善了电解经济技术指标,又降低了电解工人的劳动强度。本文提到的CO₂反应性影响因素及提升措施仅供碳素企业参考,如您有其他意见或者是更好的改善措施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