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走好铝工业发展之路 共建铝业新生态——“2020年中国国际铝业周”在重庆隆重开幕

发布时间: 2020-10-16 01:16:12 作者:中商

10月14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办,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政府特邀协办,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20年中国国际铝业周”在重庆盛大开幕。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葛红林,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余德辉,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郑向东,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夏农,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副局长李勰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际铝业协会秘书长迈尔斯·珀瑟,日本铝业协会会长罔本一郎,上海期货交易所总经理王凤海通过视频致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文献军主持开幕式。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葛红林,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余德辉,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郑向东,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夏农,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副局长李勰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际铝业协会秘书长迈尔斯·珀瑟,日本铝业协会会长罔本一郎,上海期货交易所总经理王凤海通过视频致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文献军主持开幕式。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

葛红林致辞


葛红林在致辞中指出,今年以来,铝行业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呈逐季回升的态势,总体情况好于预期。可以说,中国铝工业企业经受了"双线作战"的考验,交出了一份良好的答卷。同时也表明,在党中央"六稳"、"六 保"和"双循环"等一系列正确经济政策引导下,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魅力不减的消费市场,稳定向好的发展势头。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中国铝工业要不骄不躁,脚踏实地,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就如何走好铝工业发展之路,葛红林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走好"双循环"之路。走好内循环就是要不断发掘新的铝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量大面广的应用,不断开拓细分市场的需求,通过扩大市场潜力促进内循环畅通。走好外循环就是要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稳定出口基本盘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铝资源的开发和产业的重塑,在造福资源所在国民生福祉的同时,保障资源供应安全畅通。此外,应对国际贸易摩擦,事关企业要发挥命运共同体的团队作用,敢于应对,据理应对,严谨应对。二是走好行业改革之路。过去几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下,中国铝工业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启动清理整顿电解铝行业违法违规项目专项行动,筑起了电解铝产能的"天花板",有效改善了市场供给,成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功典范。下一步,中国铝产业界要珍惜和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同时吸取电解铝行业的经验教训,在氧化铝和铝加工等其它细分领域,加强预警,未雨绸缪,保持理性投资行为,防范各种风险。三是走好创新驱动之路。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余德辉致辞


余德辉在致辞中表示,巩固好当前铝行业的良好态势,确保铝行业实现稳步健康发展,需要行业同仁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共同谱写铝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一是要立足调整优化,融合助推国内大循环。面对新发展格局,铝行业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增加就业中作用巨大,因此,关键要在调整优化上做文章,加快布局优化调整,做强做长传统产业链,创新引领消费新需求。二是坚持开放融合,协同推进国际大循环。面对当前世界经济深刻调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但国际经济联通和交往仍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要坚持开放合作战略,提高国际市场开拓能力,补上短板、锻造长板、跨界融合,在协同推进国际大循环中增强竞争力。三是坚持互利共赢,携手共建铝业新生态。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实现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化改革、加强合作、实现共赢,促进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地联通,携手共建开放创新包容的铝业新生态。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产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

夏农致辞


夏农在致辞中指出,国家发改委始终高度重视铝产业发展,从产业政策和规划指引等方面,不断强化对铝产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宏观引导,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今年以来,铝行业整体运行形势逐步向好,实现了铝行业销售收入和利润同比增长,但是也要看到,行业仍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和挑战。因此,对于铝工业的发展,一是要适应新的形势抓住新机遇,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重大工程建设需要,增加高品质供给,扩大铝消费应用,助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项促进的发展新格局。二是要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严控电解铝新增产能,大力推进行业智能化、数字化建设,提高铝材产品质量和稳定性,提升行业发展水平和效益。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稳定,营造全球良好的发展环境,共同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




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副局长

李勰致辞


李勰对于当前的贸易形势和产业发展进行了分析。他表示,遭遇贸易形势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伴生现象,是产业发展活力的晴雨表。在此情形下,面对贸易摩擦,要摆平心态,有胸怀接纳它,有能力应对它。同时,贸易摩擦是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最终还需高质量发展来解决。因此,企业要做好加法和减法,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用户粘性,以此应对贸易摩擦。此外,深度交流与合作在解决贸易摩擦中极具重要性。经济全球化、合作共赢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要充分利用新技术、大数据,发挥好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使供需端的交流与合作更加持续、更加深入、更加精准、更加紧密。




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郑向东致辞


郑向东首先对参会代表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重庆市的经济发展现状。他表示,重庆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今年以来,中央决定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为此,重庆市正在全力以赴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今年上半年,全市经济发展呈现了企稳回暖、韧性增强、动能集聚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0.8%。改革开放以来,重庆铝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目前已经形成氧化铝、电解铝、合金生产、铝加工的全产业链,覆盖铝工业的全系列产品,不仅满足了工业、民用需要,还服务于航空航天需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智能技术在铝工业的应用,重庆市已经按下了加快铝工业发展的快进键。下一步,重庆市将围绕国家重点工程等领域持续推动铝工业发展,共同创造重庆轻量化材料的美好未来。


国际铝业协会秘书长迈尔斯·珀瑟、日本铝业协会会长罔本一郎、上海期货交易所总经理王凤海分别通过视频对本届“铝业周”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分别介绍了铝工业的国际形势,日本铝工业的产品技术以及铝工业在金融贸易等领域的发展。


本届国际铝业周为期3天,期间,“铝用辅料市场专题研讨会”、“2020年中国国际铝业大会”、“泛太平洋铝业高峰论坛”等标志性活动也相继举行。


活动围绕疫情常态化下的全球经济形势、国际贸易、行业发展、市场动态、资源利用、技术研发、产业金融、仓储物流等热点话题展开全方位的研讨和交流。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铝生产和消费国,在世界铝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对缓慢复苏当中的经济带来沉重打击,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与众多经济领域一样,中国铝工业同样受“新冠”疫情冲击严重,需求下滑,资金压力增加、贸易保护主义持续扩张,运行风险及不确定性显著上升。


常态化疫情下,中国铝工业不可能再靠投资和规模来驱动,而要更加注重质量和创新驱动。因此,中国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长远的眼光,持续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扩大国际合作,加强产业协同,走好铝工业发展之路,共建铝业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