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沪铝盘面先抑后扬再下行,临近月末行情波动加剧,出现断崖式下跌,也打破了持续了近两个月的高位震荡格局。
旺季下游需求不旺以及上游产能的不断释放是最主要的因素,另外,宏观环境的复杂多变,美元指数的底部反弹都给铝价带来了较大压力。
1、原铝进口量继续攀升
根据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我国8月进口未锻轧非合金铝24.77万吨,较7月份的18.46万吨进一步增加,去年同期为0.63万吨。
细分数据来看,8月共计进口(含铝量<99.95%)未锻轧非合金铝24.71万吨,余下0.06万吨为(含铝量≥99.95%)未锻轧非合金铝。
我国铝锭进口窗口自4月底打开,今年1-8月我国累计进口原铝59.46万吨,录得2009年以来同期最高。
另一方面,2020年6月,中国进口氧化铝42.26万吨,单月进口量创2016年2月以来新高。1~6月累计进口190.99万吨,同比增长487.2%。6月氧化铝净进口39.03万吨,1~6月累计净进口187.01万吨。
随着国内氧化铝价格的持续走强,进口量再度增加,目前氧化铝价格回到2300~2400元/吨附近震荡整理,预计未来进口量将呈现涨幅收窄的态势。
2、电解铝、氧化铝产量继续上涨
2020年9月中国电解铝产量为309.28万吨,平均日产10.31万吨,年化产量3773.22万吨;较2020年8月份日产10.09万吨/天上涨0.22万吨/天。9月更多的电解铝企业加入新投产及复产行列,产能产量继续释放。
2020年9月中国氧化铝产量为584.50万吨,同比上涨5.72%,平均日产19.48万吨,较2020年8月日产19.17万吨增加0.31万吨。
9月氧化铝行业整体开工产能方面略有上涨。山西地区个别氧化铝厂持续增复产,同时,西南地区新增产能持续放量,9月氧化铝整体产量环比录得增长。
3、铝锭库存底部震荡整理
上半年,铝锭库存波动也非常剧烈。首先经历了2~5月份的累库阶段,然后又迅速开始大幅下降的去库存周期,到了8月底左右,基本上库存已经开始有累积的继续,在底部开始震荡整理。
伦铝方面,LME库存和国内走势较为背离,从3月份开始进入累库阶段后,直到7月底库存开始下降,目前仍处于缓慢的库存下降周期中。
未来国内下游消费将再度迎来旺季,以目前的库存情形看,大规模的累库短期不会出现,底部震荡整理将是大概率事件。
4、基建房地产继续发力带动铝下游消费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7月,全国铝材产量486万吨,同比增长11.4%,环比小幅下降0.37%。1~8月全国铝材产量为3136.3万吨,累计增长17.2%。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铝下游加工企业均复工缓慢,但是铝型材行业绝对是铝下游加工诸多板块中最活跃的一个。
较其他行业,铝型材复工速度及订单量均占绝对优势。其中,房地产以及基建的复苏已成为带动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这股动能在三季度有所减弱,至于四季度“金九银十”的表现还将更多的依靠政策端指引。
从基本面上来看,上游氧化铝价格基本持稳,供给端产能释放也在持续增加,而下游终端消费则进入了传统旺季,只是因前期需求集中释放力度大且持续时间长,因而旺季行情有后移趋势甚至是旺季不旺。
目前,铝价最主要的支撑因素依然在库存方面,淡季累库的预期并没有实现,而绝对量较低的社会库存依然是价格深跌的最大阻力。
中长期来看,如果价格能连续下降到1.3万元/吨以下,那么四季度待投产产能或将延缓投产,供给端增量的压力也将有所缓解,价格或许将有所企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