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阳极突发效应为何偏多?如何控制?

发布时间: 2023-11-24 11:21:38 作者:中商碳素研究院


阳极效应(AE),是电解槽熔盐电解过程发生在阳极上的一种特殊现象。在传统的电解槽管理模式中,总是突出阳极效应的优点,逐渐养成了以效应管理为中心的电解槽管理理念。随着现代国际上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阳极效应过程中产生温室气体问题日益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再加上近代大型预焙电解技术的发展,以“阳极效应管理为中心”的技术控制思路逐渐被以“控制过热度为中心”的控制思想所取代,阳极效应的控制问题也就日益成为铝电解行业发展的瓶颈。零效应系数的控制思想逐渐得到全球铝行业的广泛认同。


image.png 


阳极效应发生的原因有关阳极效应的机理,业界存在多种理论和说法,但不论是哪种理论和说法,有关阳极效应发生的本质都是电解质中缺乏氧化铝。


一、阳极效应的利弊分析

目前,有关阳极效应普遍认为的优点是可以利用效应来检测电解槽中的氧化铝浓度;利用效应清理电解质中的碳渣。

普遍认为的缺点是增加电能消耗和原料损失;影响系列电流的稳定;增加劳动量;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加剧环境污染。


二、阳极效应的控制

(一)效应等待时间(AEW)的作用:之所以设置AEW,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每台电解槽按计划发生效应,定期检测电解质中氧化铝含量。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也是目前电解槽的控制水平和现场工人的操作水平尚未达到实现零效应管理目标的能力。

(二)效应可控程度低下的原因: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效应可控程度低下的原因主要是突发效应偏多,其原因主要有:打壳头抱包、下料口堵塞、电解质中炭渣多、NB间隔不合适、分子比降低后氧化铝的溶解性能差等。

(三)突发效应偏多的原因分析:

1.打壳头抱包:下料时,料就会顺着抱包处下到壳面上,而不能通过下料口进入电解质中,从而会因氧化铝分布不均而导致效应的发生。

2.下料口堵塞:下料口堵塞,氧化铝不能进入电解质中,导致电解槽因缺料而发生效应。

3.电解质中炭渣多:会影响氧化铝在电解质中的溶解和扩散,同样会因电解质中局部缺料导致效应发生。

4.NB间隔不合适:随着槽子各种技术条件的变化,槽子的吃料量也会发生变化,当槽子的吃料量增大时,如不及时调整NB间隔,就容易发生突发效应。

5.分子比低、过热度不足:随着分子比的降低,温度也会随着下降,如果对温度控制不好,就会导致槽子的过热度不够,电解质发粘、流动性下降,从而降低了电解质对氧化铝溶解的能力,电解质中因溶解的氧化铝量不足,而发生效应。

6.摆动的电解槽:因为操作人员习惯上的校料行为以及由于电压摆动时很难判断的氧化铝浓度趋势,氧化铝浓度偏低后电解槽也会突发阳极效应。

7.其它参数设置的不合适:也会导致突发效应偏多。比如:单槽参数设置中的“浓度过欠变化率”,一般设置在30-40mv之间。设置数值越大,采集电压变化的斜率越高,突发效应的几率越大,但氧化铝浓度一般保持在较低的范围内,对获得较高的电流效率和改善炉膛有好处;反之,设置数值越小,采集电压变化的斜率越小,突发效应的几率越小,但氧化铝浓度一般保持在较高的范围内,对获得较高的电流效率和改善炉膛有害,同时比较容易产生压槽。

(四)阳极效应时间的控制:阳极效应发生后,其最大的作用是校正氧化铝浓度以实现炉膛不恶化、炉底不会产生多余沉淀。但效应发生后其持续时间越长,对正常电解槽的炉膛损坏越大。而良好的炉帮又是电解槽保持稳定生产的基础。据资料显示:效应时间持续1分钟可以融化1厘米左右的炉帮。因此,阳极效应一旦发生后,一定要严格控制其持续的时间。一般要求每个效应持续的时间不能超过2分钟。


结语:

1.一定要根除利用效应处理炉膛的思想,阳极效应越少越好,最好是少发生甚至是不发生阳极效应。

2.一定要树立“设备管理优先”的思想,即要正确使用和认真管理设备,创造减少阳极效应发生的外部环境。

3.加强现场操作人员的培训,树立精细作业的观念,不折不扣、全面贯彻和落实作业标准,降低阳极效应发生的人为因素。

4.不断优化和改良电解槽的控制程序,尽量从源头上杜绝阳极效应发生的几率。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