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山东、内蒙古等省市陆续发布2026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色-铝冶炼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根据已发布的省市统计,共有46家铝企进入“碳监管名单”,标志着这个年产值超万亿元的基础产业正式迈入“碳约束时代”。
 
 
生态环境部明确,铝冶炼企业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2.6万吨CO₂当量(约合1万吨标煤)即需纳入管控。从已公布名单看,铝冶炼重点排放单位主要呈现三大特征即地域集中度高、电解铝企业为主以及产能与碳排放挂钩。
随着2025年配额分配方案正式落地,铝冶炼行业将迎来“碳绩效决定生存权”的新阶段。对于企业而言,碳市场既是成本压力,更是技术升级与绿色转型的契机——谁能率先突破能源与技术瓶颈,谁就能在低碳时代占据产业链制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