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内蒙古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内蒙古东山铝业有限公司24万吨电解铝建设项目产能置换方案的公示》。根据公示内容,东山铝业24万吨电解铝建设项目拟于2025年8月开工,并与2026年5月投产。
今年3月份,工信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优化电解铝产能布局。新置换电解铝项目应符合铝液交流电耗不高于13000千瓦时/吨、环保绩效A级等要求,鼓励采用500kA及以上电解槽,鼓励电解铝产能向清洁能源富集、具有环境和能源容量地区转移,加强低碳冶炼等颠覆性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内蒙古东山铝业24万吨电解铝建设项目通过伊电控股集团内部产能转移的方式,成为政策落地的典型案例。
国内电解铝产能总量被严格控制在4500万吨红线内,电解铝行业进行产能置换主要是为了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节能减排。通过将高能耗、高污染的旧产能置换为更高效、更环保的新产能,既能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又能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推动铝工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当前电解铝行业产能置换模式主要分为三大类:
一、火电置换模式
1.核心逻辑:通过淘汰落后火电产能,在原煤电资源区实施等量/减量置换,配套节能技术实现渐进式降碳。
2.典型案例:
(1)山西兆丰铝电29.4万吨置换项目(2025年8月获批)
关停山西阳泉铝业200kA、山西兆丰铝电240kA、300kA老旧电解槽,新建600kA高效槽,配套光伏绿电,降低吨铝碳排放。
(2)内蒙古东山铝业24万吨项目
拆除河南400kA电解槽(电耗5120kWh/t-Al),新建600kA智能槽(电耗4120kWh/t-Al),实现等量置换与能效提升。
二、水电置换模式
1.核心逻辑:跨区域迁至水电富集区,利用减量置换政策与绿电成本优势重构产业链。
2.典型案例:
(1)魏桥云南193万吨低碳铝项目
将山东火电铝产能迁至云南红河州,使用水电降低吨铝碳排放。同时配套风电+储能,形成“水电铝材一体化”园区。
(2)云南宏合新材料项目
通过1.25:1减量置换及云南绿电占比,降低吨铝成本。
三、兼并重组模式
1.核心逻辑:通过市场化兼并重组实现集团内部产能优化配置。
2.典型案例:
(1)中国铝业781万吨产能整合
吸收合并云铝股份、宁夏能源等子公司产能,统一升级为500kA以上电解槽,提升集团内部产能利用率。
(2)重庆某电解铝企业跨省重组
依据《重庆市产能置换操作办法》,通过破产重整承接山西关停产能14万吨,完成技术升级与环保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