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电解铝企业应如何有效降低阳极消耗?

发布时间: 2020-03-18 01:26:35 作者:中商碳素

国内铝电解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低成本战略成为大多数铝企生产的必由之路。在铝电解工业中的成本构成因素中,阳极消耗位居第三位,阳极消耗指标便成为衡量生产指标先进、技术创新和生产管理的重要指标。


炭阳极消耗总量示意图

理论上1t铝需要消耗阳极334kg,在生产中由于存在阳极氧化、掉渣、脱块等现象,实际的消耗在425kg左右,那么铝企应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阳极消耗?


01

提高阳极的电流密度


我国铝电解工业在阳极电解铝槽中一直应用较低的电流密度,当阳极的电流密度较小时,就会产生较大的空气氧化和不良反应等,导致阳极消耗高出正常值。研究表明,当阳极电流密度为0.7A/cm2时比0.8A/cm2时,空气氧化而引起的阳极消耗分别高出12.4%和19%,这就需要企业提高电流密度,来降低炭阳极些消耗。

02

提高电流效率


炭阳极的消耗和电流的效率也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它们是成反比的,提高电流的效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阳极的净耗,具体如下图所示:


理论上,阳极消耗是334kg/tAl,当电流效率达到82%时,阳极消耗是407kg/tAl;当电流效率达到88%时,阳极消耗是380kg/tAl;当电流效率达到95%时,阳极消耗是350kg/tAl。所以,提高电流效率是生产中降低吨铝炭耗的一项重要途径。

03

选择质量较好的阳极炭块


阳极炭块含有过多的杂质会进加速阳极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从而使空气中的氧化反应增强,增大了阳极的消耗,质量差的阳极不仅会使阳极的消耗增加,还会使电解槽产生热行程,使电解槽的电流效率下降,电耗增加。同时,质量较好的阳极其机械强度及抗氧化性能均较好,可以减少阳极在电解槽上生产过程的中氧化及掉块现象。


图为劣质阳极残极

04

控制阳极效应和阳极时间


电解槽发生阳极效应时,在阳极周围产生大量的弧光,使阳极温度骤然上升,如果效应次数过多、时间过长,阳极就会被灼伤,造成阳极裂纹、掉块和大量掉渣。所以,过高的阳极效应和过长的阳极时间会加剧阳极的过量消耗,在生产中应多加注意。

05

适宜的电解质温度


电解质温度受电解槽的操作参数(如工作电压、铝液水平),阳极保温料的厚度、电解质成分、阳极效应系数以及阳极工作状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电解温度高会使阳极底部和阳极顶部的反应速度加快。电解平均温度为945-980℃,电解温度越高,阳极的温度越高,阳极空气反应性和CO2反应性越高,电解温度每高10℃,电流效率减少1.0-1.5%,阳极净耗会增加12kg。

06

保持阳极工作正常


 提高换极操作质量,设置准确阳极高度,杜绝阳极电流偏流,防止阳极过热。在换极过程中将氧化铝结壳块和炉底沉淀捞干净,防止阳极长包避免阳极病变。在操作中添加阳极保温料是阻断阳极与空气接触的最好途径,添加阳极保温料可防止电解质上面的阳极与空气接触,减少阳极氧化和阳极过量消耗。

07

创造条件延长阳极周期


利用好残极也是生产中降低吨铝炭耗的一个重要途径。(1)建立规整炉膛,均衡阳、阴极电流分布,确保槽内各极位阳极消耗的一致性,为延周期创造条件;(2)以温度和过热度控制为中心开展电解工艺和操作管理工作,使热平衡稳定,并保持较低且稳定的电解质水平,为延长周期创造条件;(3)观察和测量残极高度,如残极偏厚且一致性好,能支撑延周期的,就直接延,不能支撑延周期,则在新极高度上补,能有效降低毛耗。

08

加装阳极保护环


在阳极的每根钢爪上加装钢爪保护环,可大幅度降低阳极消耗。在以往的铝电解生产中,降低炭耗使残极厚度变薄,很容易因电解质化钢爪导致原铝质量下滑,加装阳极钢爪保护环后,可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据某铝企电解一厂一个保护环的使用周期结果显示,80%的保护环起到了保护钢爪和浇铸磷铁不被电解质冲刷侵蚀的作用。


阳极钢爪保护炭环组装示意图

综上所述,铝企阳极的消耗速度与其工艺参数和操作管理有关。工艺参数包括电解温度、电解质成分等,操作管理包括各项操作(如换极、出铝和熄灭阳极效应)质量。目前我国吨铝阳极消耗量在450-500kg/t,若企业对以上所提到的几点有所重视并改善,吨铝阳极消耗量将降低80kg/t。在实际生产中,铝企应根据“人机料法环”五要素(如下图)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有效降低阳极消耗,节约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