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当前我国预焙阳极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方向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0-07-31 01:08:48 作者:中商

热度|当前我国预焙阳极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方向是什么?


在电解铝生产过程中,预焙阳极既作为阳极浸入电解槽电解质中,又参与电化学反应产生消耗,因此电解铝的产量决定了预焙阳极的需求量。




预焙阳极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据统计,2019年我国电解铝产量为3504.4万吨,同比下降2.11%;2020年上半年,我国电解铝产量为1788.9万吨,同比增长2.73%。


2019年我国预焙阳极产量为1875万吨,同比下降1.68%;其中商用阳极产量为938.3万吨,同比增长12.28%。而实际上,2019年我国阳极需求量为1750.9万吨(同比下降2.04%),整体来看,市场供略大于求。




从全国范围看,预焙阳极产量分布和下游电解铝产量分布一致,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国内电解铝龙头企业为了满足上下游一体化经营的策略,绝大部分配备了预焙阳极的生产能力,前十大配套预焙阳极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在70%以上。


国内商用预焙阳极企业主要采用MTO(Make To Order)模式组织生产,即依据收到的订单制定生产计划及购买原料。山东魏桥是全球的电解铝供应商,但是并没有配套的预焙阳极产能,必须全部外购。


据了解,2019年自备阳极厂商产量下降6.66%至936.5万吨,超过2015年下降幅度。预计2020年此趋势将延续,更多高成本自备阳极厂商削减产量,寻求与外部商用阳极厂商合作。




我国铝用预备阳极行业

竞争格局分析

目前,国内预焙阳极厂商按照建设形式以及销售客户可以分为三类。


自备阳极厂,产能与电解铝匹配或者略小于电解铝产能,产品基本不对外出售;一般初始投资成本和资质较高,如中铝现有电解铝产能所需阳极基本自给。

专业化商业阳极厂商,无电解铝产能,阳极完全对外出售,2009年之后产能快速扩张;厂商资质差距较大,初始投资成本相对较低,综合生产成本低于自备厂商,索通发展和济南的多个厂商。

电解铝厂参股或控股的商业碳素厂商,此类厂商多为中小厂商,但综合资质相对优异;产品多为专供相应电解铝产能,如魏桥参控股多家阳极厂商,形成类自备的供应格局;一般而言,将第三类也归为商用阳极厂商。




我国预焙阳极行业发展方向

伴随我国电解铝产能转移,预焙阳极原有产能(主要是铝厂自备阳极厂)也面临更新换代,主要表现为山东、河南等原电解铝主产地逐步向云南、广西等地区置换,带来新一轮预焙阳极产能布局调整,未来中国西、北部新增电解铝产能对预焙阳极的需求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云南省的预备阳极投资潜力居于全国各省份之首。